2011-9-21 01:03
Triple H
霧社事件
[img]http://a.blog.***/a/1/7/7/24311301/blog_2128467/txt/46830103/0.jpg[/img]
[align=left][b]【[/b]日軍鎮壓--以夷制夷[b]】
[/b]此 一義舉抗暴事件爆發後,震驚全台灣,日本「台灣總督府」立即下令緊急調派台灣各地之警察隊與軍隊進攻霧社,台中州廳亦向台灣總督府請求派兵支援,除派屏東 第八飛行連隊之飛機,飛來霧社山區實施偵察和威嚇飛行外,並調派台中、台南、台北、[url=http://yo.***/info/element.php?id=ACilq4ytfrdJxagttytn_w]花蓮港[/url] 之駐軍往埔里、霧社挺進,鎮壓討伐起義山胞。29日早上八點五分 軍警協同佔領霧社,臺灣守備隊司令隨即移駐埔里,臺中警察隊從東勢郡大甲溪方面越嶺奪回三角峰駐在所,使道澤群、土魯閣群無法參與反抗。並與附近之自狗、 馬力巴等族群擔任嚮導、偵察等任務,埔里的平埔族人與漢人則被徵召為軍夫。計並徵調1,563名台島漢民、平埔族人和泰雅族民充任官役人伕,他們從事道路 的開闢與修補、架設電話線、修築警備橋樑、興建埔里梅仔腳飛機場,最重要的是搬運武器彈藥和後勤物資,而泰雅族民更被脅迫投入「以夷制夷」的戰役中。[/align] [img=487,351]http://a.blog.***/a/1/7/7/24311301/blog_2128467/txt/46830103/6.jpg[/img]
「味方蕃」
[img]http://a.blog.***/a/1/7/7/24311301/blog_2128467/txt/46830103/7.jpg[/img]
手持日本國旗的「味方蕃」
[img=487,356]http://a.blog.***/a/1/7/7/24311301/blog_2128467/txt/46830103/8.jpg[/img]
被日軍唆使脅迫,襲擊自己同胞的「味方蕃」
[img=487,337]http://a.blog.***/a/1/7/7/24311301/blog_2128467/txt/46830103/9.jpg[/img]
日人稱為「味方蕃」的泰雅族人
抗日六部落族人退回各部落後,分成二線,塔洛灣戰線由荷歌社頭目塔達歐.諾干率領,馬赫坡戰 線由莫那.魯道率領,31日與日人軍警部隊對決後,除馬赫坡社外其他部落都被日人佔領,反抗主力退到馬赫坡社,其餘散在各溪溪谷。等到11月2曰馬赫坡社 被軍警佔領後,起事原住民完全退入山中,大部份退至馬赫坡、塔羅灣兩溪溪谷,利用懸崖絕壁的有利地勢與日方作戰。5日,日軍臺南大隊在馬赫坡社東南方高地 附近陷入苦戰,共有15名陣亡、11名負傷,死傷慘重,遂增派部隊配備機關槍、山胞、飛機,以精銳科技化武器進行圍剿再以空飄傳單心戰招降,脅迫未起義的 山胞,並以飛機投擲「特殊彈」(瓦斯彈),致使起義山胞傷亡累累。更利用「以夷制夷」狠毒策略,挑起各族群之仇恨,並以提供賞金和槍枝彈藥為條件,威脅利 誘道澤、土魯閣、萬大、馬力巴、白狗諸族群,組成「味方蕃」襲擊隊,協助日人軍警部隊的討伐戰役。11月10日道澤群總頭目泰目.瓦利斯 (Teimo.Walls)在立鷹牧場(今[url=http://yo.***/info/element.php?id=1FE5sL249jonDWHFZg88t0]清境農場[/url] )附近的哈奔Habun溪(眉溪上游)溪谷中伏,被起事之原住民殺死,此事造成「第二次霧社事件」之誘 因。
[img]http://a.blog.***/a/1/7/7/24311301/blog_2128467/txt/46830103/10.jpg[/img]
開入霧社的日軍部隊
[img=487,352]http://a.blog.***/a/1/7/7/24311301/blog_2128467/txt/46830103/11.jpg[/img]
[url=http://yo.***/info/element.php?id=ACilq4ytfrdJxagttytn_w]花蓮港[/url] 部隊於波亞倫高地朝馬赫坡社射擊
[img=487,351]http://a.blog.***/a/1/7/7/24311301/blog_2128467/txt/46830103/12.jpg[/img]
日軍從霧社往馬赫坡社方向挺進
[img=487,353]http://a.blog.***/a/1/7/7/24311301/blog_2128467/txt/46830103/13.jpg[/img]
進行砲擊的日軍
資料來源:鄧相揚,《霧社事件》,台北:玉山社,1998年。
[img=487,354]http://a.blog.***/a/1/7/7/24311301/blog_2128467/txt/46830103/14.jpg[/img]
由馬赫坡高地之塹壕向馬赫坡大岩窟砲擊
[img]http://a.blog.***/a/1/7/7/24311301/blog_2128467/txt/46830103/15.jpg[/img]
飛行聯隊
駐在屏東的飛行第八聯隊,也被徵調參與鎮壓霧社事件,日人並在埔里建立臨時機場。
資料來源:鄧相揚,《風中緋櫻》,台北:玉山社,2000年。
[img=487,352]http://a.blog.***/a/1/7/7/24311301/blog_2128467/txt/46830103/16.jpg[/img]
偽裝成泰雅族人的日警與同僚合影
[b]【[/b]退守馬赫坡岩窟[b]】
[/b]陷 入逆境的起事原住民,並未因日人軍警部隊的大肆討伐而懈志,許多婦女帶著幼兒一起上吊自縊,為的是避免耗掉有限的糧食,並且讓抗日志士無後顧之憂和日人周 旋,日人以飛機轟炸,以「特殊彈」威嚇,以山砲、臼砲砲擊,以機關槍、曲彈砲射擊,形成火海,更脅逼「味方蕃」襲擊隊投入第一戰線去自相殘殺,退守馬赫坡 岩窟之抗日志士,據天險和日人抗戰到底。
[img]http://a.blog.***/a/1/7/7/24311301/blog_2128467/txt/46830103/17.jpg[/img]
馬赫坡社部落
莫那魯道為馬赫坡社的頭目,馬赫坡社也是日本進攻的最後據點。
資料來源:鄧相揚,《霧社事件》,台北:玉山社,1998年。
[img]http://a.blog.***/a/1/7/7/24311301/blog_2128467/txt/46830103/18.jpg[/img]
馬赫坡岩窟
圖為莫那魯道等抗日者成仁的地點。
資料來源:鄧相揚,《霧社事件》,台北:玉山社,1998年。
[img=487,365]http://a.blog.***/a/1/7/7/24311301/blog_2128467/txt/46830103/19.jpg[/img]
馬赫坡社今景
圖中前方的山坡台地即為馬赫坡社舊址,舊址下方為著名的[url=http://yo.***/info/element.php?id=SqGyFhWkxp1SwN4oWicCpw]廬山溫泉[/url] ,如今溫泉旅館林立。
資料來源:莊天賜攝影。
11月9日以後,飢寒交迫的抗日族人已經陷入了困境, 日人也以食物誘捕老弱的族人;抗日志士有組織的戰線與作戰策略,皆被日軍擊破,因而改以游擊點狀突擊的方式,去對抗日人強大的兵力。不畏強權的抗日志士遁 入馬赫坡岩窟建立據點,靠著野菜與馬赫坡溫泉礦脈,以取代食物和食鹽。
賽德克的泰雅人,堅信祖先是從巨木中誕生(即波索康夫尼Poso Kofuni),當面對死亡的煎熬時,族人選擇在巨木下自縊,讓靈魂歸向祖靈境界。因此抗日族人在對抗日人的討伐圍剿時,不是奮力作戰到底,就是自縊殉 死。發動事件之初,抗日六部落的族人共計1,236名,至事件結束後的統計:戰死者85名、被飛機轟炸死者137名、砲彈炸死34名、被「味方蕃」襲擊隊 獵首級者87名、自縊身亡者296名,其中自縊者佔死亡人數的46﹪。
[img=487,352]http://a.blog.***/a/1/7/7/24311301/blog_2128467/txt/46830103/20.jpg[/img]
被逮捕的霧社原住民
資料來源:李筱峰,《台灣史100件大事》,玉山社,1999年。
【彈盡援絕】
到了12月初,整個對日作戰已經四十餘天,壯志未酬的勇士,已經陷入了飢寒交迫、彈盡援絕的困境裡;雖然日人軍警部隊從空中的轟炸與地面的砲擊也逐漸減弱,但地面部隊與「蕃人襲擊隊」已經逐步往馬赫坡岩窟逼進。
莫那•魯道見大勢已去,帶領部份族人遁入內山。其妻巴幹.瓦利斯(Bakan•Walis)在耕作小屋上吊自縊身亡,莫那•魯道則槍殺兩名孫子後,棄屍於耕作小屋,連同妻子的屍體一同放火燃燒。然後帶著三八式騎銃,獨自進入深奧內山,在大斷崖持槍自殺。
[b]【[/b]壯烈犧牲[b]】
[/b]12 月8日,日人為了向塔達歐.莫那為首的最後一批勇士勸降,脅迫其妹馬紅•莫那攜酒進入內山岩窟,但志節堅定的塔達歐•莫那不為所誘,與妹訣別並舉行「最後 酒宴」後,唱起辭世訣別歌:「哈巴歐•巴滋克(Habao•Bokox,妻名)請妳在黃泉路上把酒釀好!莫那•塔達歐(Mona•Dadao,長子名)、 瓦利斯•塔達歐(Walis•Dadao,次子名)、哈巴歐•巴滋克!你們在黃泉等著,我很快的要去和你們相聚!………」然後交待後事,兄妹擁別,即與其 他四名勇士,奔向馬赫坡內山上吊自縊,壯烈成仁,寫下了臺灣原住民抗日史裡悲壯的一頁。此役日人出動飛機、大砲、精銳武器,及1,306名警察部隊、 1,303名軍隊、1,563名官役人伕,軍警共戰死者28名、受傷26名;協助日軍的原住民戰死22名、受傷19名。在進行了為期四十餘日的圍剿討伐戰 役後,始將事件剿平。
[img]http://a.blog.***/a/1/7/7/24311301/blog_2128467/txt/46830103/21.jpg[/img]
事件善後
霧社事件過後,日本將所有遭難的屍體集中火化。
資料來源:鄧相揚,《風中緋櫻》,台北:玉山社,2000年。
[img]http://a.blog.***/a/1/7/7/24311301/blog_2128467/txt/46830103/22.jpg[/img]
事件結束
第一次霧社事件鎮壓告一段落後,各方徵調而來的部隊返回原駐地。
資料來源:鄧相揚,《霧社事件》,台北:玉山社,1998年。
[img]http://a.blog.***/a/1/7/7/24311301/blog_2128467/txt/46830103/23.jpg[/img]
調查霧社事件
霧社事件的發生,震驚日本,日本主管殖民地事務的拓務省趕緊派員至霧社調查。
資料來源:鄧相揚,《霧社事件》,台北:玉山社,1998年。
[img]http://a.blog.***/a/1/7/7/24311301/blog_2128467/txt/46830103/24.jpg[/img]
石塚英藏
霧社事件造成了當時的台灣總督石塚英藏下臺。
資料來源:黃昭堂,《台灣總督府》,前衛,1999年。
[align=left] 霧社事件歷經50餘日始告平息。霧 社參加反抗的6社原有人口約1400人,最後剩下500人。事平之後,總督府以主謀罪名將6社頭目十餘人處死。其餘族人則被強制遷住羅多夫、西巴島二社。 翌年,日警再唆使親日的原住民加以突襲,造成200餘人被殺害,是為「第二次霧社事件」,殘餘的200多人,又被總督府強迫移住川中島(今仁愛鄉清流部 落)。這種被外來統治者利用來打擊自己族群的原住民(所謂「味方蕃」),可以說是清代「義民」的山地翻版。[/align][align=left]霧社事件的發生,是對總督府一向自詡的「理蕃」政策的一大衝擊,使日本人不得不重新檢討原住民政策。當時的台灣民眾黨曾發電給日本拓務大臣、內閣總理大臣,提出強烈批判與要求:「我 黨認為霧社事件係向來恣意榨取及生活上之迫害與駐在警官不正、貪戾、殘忍之處置所激發者。應從速將總督、警務局長、台中州知事以下責任者撤職,並立即保證 蕃人之生活,承認其自由,不阻礙其民族發展之政策,尤其宜乘此機會,對向來為保持官吏威嚴,放任非違亂暴,警察萬能之積弊,加以徹底的改革。」同時,更進一步通電國際聯盟控訴日本當局的暴行,使國際聯盟特地派員來台調查。翌年(1931年)元月,台灣總督石塚英藏、總務長官人見次郎和台中州知事都引咎辭職。[/align][align=left]霧峰事件之後直到日本統治末期,原住民 都還有零星的反抗事件。正當二次大戰爆發太平洋戰爭打得如火如荼之際,日本人選擇在霧社事件發生的地點,拍了一部皇民化的宣傳片「莎鴦之鐘」,影片中表現 出原住民全體一片忠心耿耿投入「大東亞聖戰」的一面。同一個地點,從實際的霧社事件,到政治宣傳中的莎鴦之鐘,讓人看到了被殖民統治的弱勢者的無奈。[/align]
[/size][/font][/col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