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Tzone » 日常 - 投資理財交流 » 日本核危機或演變為全球“金融核震”


2011-3-16 09:23 bunnylai
日本核危機或演變為全球“金融核震”

[size=5]日本大地震余波不斷,繼海嘯和核泄漏過后,福島核電站不斷傳來爆炸消息,暗示日本正面臨一場核危機,更糟糕的是其擴散至亞太其他地區乃至美國西海岸的擔憂日趨嚴峻。金融市場,日經指數周二暴跌逾10%,日本金融市場“地震”已提前擴散至中國及其他亞太市場,滬指暴跌,歐美市場也受壓,若日本核危機進一步惡化,或導致一場全球范圍內的“金融核震”。

日本核危機加劇 金融市場劇烈波動


日經指數周二收盤下挫11%,至8,548.79點,盤中跌幅一度高達14%。日經指數仍創下自2008年10月16日以來最大的百分比跌幅,也是自2009年4月28日以來的最低收盤水平,三日內累計跌幅高達約20%左右。周二東京證券交易所一度暫時禁止證券公司賣出股票用於自身套利交易,以阻止股市進一步暴跌。

因市場擔心地震中受損的核電站所發生的爆炸可能會將放射性物質的擴散,美元兌日圓短暫跌至81.22日圓,此后又升至82.05日圓,隨后再度急跌,震蕩明顯加劇。在上周五特大地震發生后,日圓短暫條件反射下跌后,受避險及資金回流推動持續走高,周一觸及年內新高80.68,逼近紀錄低位79.75。

進入歐洲時段,歐洲股市全線下挫。外匯市場避險情緒進一步升溫,歐元跌破1.39美元,澳元更是跌破0.99關口,瑞郎觸及記錄高點0.9180附近,日圓也再度逼近周一觸及的年內高點。

日本官員周二盡力緩和金融市場的緊張情緒,他們表示,外匯市場仍相對穩定,日本的產出和經濟實力并未因上周五發生的強烈地震和海嘯而下降。日本官員還稱,大地震以來的日本股市大幅下跌是受到暫時性因素的影響。

日本央行周二繼續向金融市場投放資金,以保持充足的流動性,兩日內預計投放創紀錄的26億日圓資金。上述額外的流動性有助於緩解私營銀行對當前拆借需求的擔憂,同時也有助於抑制日圓升值。

亞太市場周二紛紛重挫。寄希望於日本核電站只是輕微受損,不會出現重大泄漏事故,分析師們此前認為股市將不會出現大的混亂。不過目前日本核泄漏事故對歐美市場影響較為關鍵,若發生連鎖反應,將引發更大災難。在此前的核事故中,美國和前蘇聯處理事故以及善后之際,股市連續多周受到影響。

油價方面,未來幾周全球石油價格將出現程度罕見的波動。日本是繼美國和中國之后世界第三大石油進口國,它遇到的問題跟全球石油供應無關。生產中斷或許會限制日本的短期能源需求,事實上在地震過后,油價馬上就出現了下跌。但隨著時間的推移,核電站關閉可能會使日本增加石油、天然氣和煤炭的進口。

全球經濟遭遇新風險 關注亞洲防線

日本約占全球國內生產總值(GDP)的6%,相當於全球經濟產出的0.2%左右。破壞性地震和海嘯打擊日本經濟,可能只會略微削弱全球經濟增長。雖然市場廣泛預計,短期內日本經濟遭受重創,但未來重建需求將推動日本經濟復甦。面前來看至少需要一年甚至更長時間。

目前最大風險在於,亞洲會受到多大程度的影響,因亞洲一直為推動全球經濟復甦的主導力量。當亞洲各國還在同高油價和高糧價做斗爭的時候,這將使這一地區的經濟圖景變得更加模糊不清。

去年從全球金融危機復甦后亞洲地區的GDP增幅超過9%,而今年除了亞洲各國央行會加息之外,消費者也將開始控制支出以對抗高通脹,經濟學家已經預測同去年相比增長將放緩至7.5%至8%。

亞洲的生產活動已開始受到打擊,地震嚴重損毀了日本部分地區的重要基礎設施,并在未來數周內令多家工廠失去可靠的電力供應,嚴重影響了亞洲最大的一些出口商的供應鏈。

近幾天日本汽車企業公布了一系列工廠停產的消息,全球的汽車制造企業都在拉攏零件供應商,以防備日本的汽車零件供應出現短缺。此外,科技企業也可能受到供應問題的影響,他們正在為日本半導體和硅片供應中斷做準備,紛紛尋找替代貨源。

日本災害也可能使中國的制造業受到打擊,因為日本是中國主要的出口市場之一,也是中國第一大進口來源地。去年中國自日本的進口總額達1768億美元,而中國對日本的出口總額也達到1212億美元。很多中國科技企業把日本制造的器件組裝為成品,或者在自己的產品中采用這些器件,然后進行出口。此外,中國還受益於來自日本的大量外商直接投資。

韓國3月14日表示,如果日本地震造成供應中斷時間過長的話,韓國的出口和產業生產則會受到影響。韓國知識經濟部在一份聲明中表示:“鑒於韓國足夠的庫存,日本地震似乎對韓國經濟影響有限。但主要日本零件及材料制造商如果供應中斷時間過長的話,韓國的生產和出口將會受創。”

歐美消費者信心也正遭遇新威脅。歐洲正遭受債務危機和財政緊縮煎熬,美國也在遭受高失業及高油價沖擊,亞太地區新的金融動蕩和經濟放緩風險,遲早將擴散至歐美國家,并引發這些地區頁以高企的股市遭遇拋售,并引發系統風險。

通脹短期壓力下降 長期壓力上升

短期內,全球經濟增長放緩,無論程度多低,都將緩解通脹壓力,過去幾天油價快速下跌即是例證。但這種狀況可能不會持續太久。

面臨供應中斷的生產商短期內可以消耗庫存,但是一旦需求復甦,他們將不得不再次開始買入商品,導致價格上漲。這還沒有考慮日本重建工作對商品的需求。為抵消部分核電損失,石油進口將增加,鑒於油市本已供應趨緊,,這可能對全球油價產生重要影響。
日本央行為維持金融系統的穩定,不斷向金融系統注入大量信貸。因經濟受損和重建支出需要日本債務問題或進一步惡化,一旦那些擔心歐美國家政府高負債水平的投資者推高日本的借款成本,日本央行可能會購買更多日本國債。央行還可能擴大先前已經啟動的私營企業證券購買計劃,或增加面向特定部門的定向貸款。

此外,在高油價威脅和全球經濟放緩擔憂后,日本地震引發的新的不確定性,將導致各國在收緊貨幣政策后進一步趨於謹慎。尤其亞洲及新興國家可能在高通脹和保增長之間如何取舍,稍有不當可能出現“滯漲”或資本急劇流動,引發金融危機風險。

而日本央行緊急注入流動性可能引發更多國家類似跟進行為,貨幣寬松局面或導致投機資本進一步沖擊大宗商品價格等,導致全球通脹局勢短暫受抑后全線上行。若中東局勢惡化,或出現更難以控制局面。此外還需關注日本地震等對全球糧食食品市場影響,尤其核輻射對全球糧食安全和生成影響,會否從供應和需求兩方面進一步推高糧價。

全球面臨資金流動風險 或引發金融市場動蕩

日本地震后,不管是保險公司、銀行和其他機構等日本大投資者,還是私人家庭,都將需要迅速出售部分資產來籌措現金。資本市場是全球性的,變賣投資籌集現金的日本機構還將會在紐約、倫敦以及東京出售。

尤其現在全球股市(尤其歐美股市)已經相當昂貴了,全球股市更易受外部沖擊或衰退的影響。另外,日本把投資匯回國內,包括可能出售美國公債,還有可能推高海外借款成本和美元走低。

鑒於美國政府自身龐大的赤字規模,潛在的通貨膨脹以及Fed將結束債券購買計劃等因素令人心存顧慮,因此任何能夠證實日本投資者將被迫拋售美國國債的消息,都將在那些依舊看漲美國國債的投資者中間引發恐慌情緒。

1995年的阪神大地震則有望給市場提供一些安慰。據美國財政部的數據顯示,日本投資者在震后數月買入的美國國債超過了他們賣出的美國國債,直至1995年的9、10月才凈賣出美國國債。

不過投資者需要明確,這次地震和上次神戶大地震有明顯不同。1995年,日本及全球經濟狀況相對較好;而這一次投資者面對著的是數年經濟停滯,入口老齡化嚴重,政府債務高達GDP兩倍,以及貿易狀況業已惡化的日本。

無論是資金從海外回流日本,還是資金從日本股市及金融資產撤離,亦或是避險情緒導致資金加速從亞洲市場撤離,都可能引發巨大風險。另外,在日本危機惡化之際,黃金等貴金屬并未受避險買盤推動上漲,反而因獲利回吐打壓走跌,在市場高度不確定之際,市場撤離之前高獲利市場,這并不是個好消息!

(桂強理 撰稿)[/size]

頁: [1]


Powered by Discuz! Archiver 5.5.0  © 2001-2006 Comsenz Inc.